[導語]供需格局失衡帶動下,近期國內煤價持續上漲,盡管市場各方對政策調控的預期均有加強,但因遲遲未有明確政策出臺,港口煤價在600元/噸左右徘徊一周左右后終于于上周末本周初突破政策調控紅線。
9月國內市場持續上漲
9月以來,主產區煤炭生產因不同原因受限,在下游化工、建材等行業用煤需求釋放,同時局部地區冬儲工作展開拉動下,各煤礦價格接連上漲,累計漲幅在30-80元/噸不等。而產地煤炭產量收緊影響下,港口煤炭調入量持續在低位水平運行,港口資源偏緊助推港口貿易商報價繼續上漲,截至9月29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主流成交價格在603-609元/噸,9月累計漲幅已達到51元/噸,為2020年內最高月度漲幅。
綜合來看,供需格局偏緊背景下賣方單邊上漲局面持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進口煤全面放開可能性極低
自港口煤價向600元/噸靠近以來,市場上關于進口煤政策有所放松的消息層出不窮,但截至目前進口方面仍未有明確措施出臺,且據卓創分析進口煤全面放開幾乎沒有可能。
目前看進口政策或有松動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東北及華南地區。東北地區方面,今冬保供壓力較大,據相關數據統計今年東三省合計用煤缺口合計在1150萬噸左右,其中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煤炭產需缺口分別增加350萬噸左右、300萬噸左右和500萬噸左右。用煤缺口較大影響下市場曾傳出東北地區將增加1000萬噸進口配額消息,據卓創了解此前東北地區確有進口煤船到港通關,但1000萬噸的數量并不可查。華南地區方面,因進口額度不足華南地區仍有部分進口煤船難以靠泊,此前華南局部地區海關已統計等待清關的進口煤數量,此舉釋放出后期政策或有變化的信號,但后期政策仍不明朗。
盡管目前國內多地均在爭取增加進口配額,但在加強內循環宏觀背景下,進口煤全面放開可能性較為渺茫;且從1-8月國內進口煤數量僅同比增加0.2%來看,相關部門基本不可能放棄平控目標。進口政策仍不明朗,國內終端對近月貨盤進口煤仍多持觀望態度,進口煤價差對國內沿海煤價的打壓作用暫未體現。
(2)雙節疊加安全事故影響 產地生產多以保安全為主
臨近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同時此前重慶地區發生一起煤礦安全事故使國內安全生產形勢愈加嚴峻,9月底10月初國內供應增量空間有限,對煤價仍有拉漲動力。
陜西方面,榆林地區煤礦生產較為謹慎,部分煤礦已開始停產檢修,多計劃于節后或10月中旬復產,目前暫停生產的煤礦數量約有11家左右,另有部分煤礦因手續不合規處于長期停產中。
內蒙方面,目前煤管票仍未放松,進入中下旬后鄂爾多斯地區部分煤礦因缺少額度而停產,同時在產煤礦多沒有庫存,而礦區拉煤車輛排隊現象較為普遍。9月28下午內蒙古工信廳召開蒙西重點行業保生產會議,但據卓創了解本次會議主要內容為了解主要下游用戶及中間運輸環節運行情況,預計節前增產保供措施出臺可能性有限。
(3)港口庫存持續低位運行
目前環渤海港口煤炭調入量仍偏低,港口煤炭庫存回升無力,8月下旬以來秦皇島港煤炭庫存持續在500萬噸左右的低位水平震蕩運行,且大秦線檢修期間庫存或將繼續回落。盡管隨氣溫下降,下游電廠耗煤量下滑,但因假期臨近,同時大秦線即將開始檢修,部分庫存偏低的下游用戶仍有剛性需求釋放。近日沿海煤炭運價跌幅收窄及北方港口錨地船舶數量持續在高位運行便可印證下游用戶仍有剛需,截至9月29日秦皇島港錨地及預到船舶共54艘,較8月同期增加12艘。
政策端不確定性較強 煤價或將繼續高位運行
國內供應壓力較大,政策端的調控作用將主要從國內產能及進口兩方面呈現,但目前看兩端均未有明確政策出臺,另外即使后期相關政策出臺,但政策實際落地仍需時間;而下游需求韌性仍存,假期結束后仍將有部分補庫需求釋放,同時冬儲面積將有所擴大,整體來看10月中上旬國內供需格局偏緊,煤價或將以高位震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