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三天前,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了今年以來節能減排工作成效及主要措施,今年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在一季度下降2.89%的基礎上,累計下降3.35%,并將加強節能減排監督檢查、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完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價格和財稅政策等措施。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節能產業的企業選擇了堅守,迎接節能減排任務之下的機會。
相比民營經濟,跨國公司在這方面更有長期的資金和耐力。一家跨國企業公關部人士向CBN表示,該公司的中國發展策略就是結合中國的能源需求,致力于開發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創新技術,支持政府尋找到一條中國的節能環保之路。
具體而言,中央的節能指標被層層下放到地方政府,而隨著地方政府注重環境的政績觀改變,地方政府也迫切需要節能措施提升政績。因此上述跨國企業已經開始和地方各級政府接觸。
該跨國企業公關部的一位人士向CBN介紹說,他們已經開始和中國地方政府接觸,和江蘇、山東、湖北、浙江、重慶、深圳等經濟重省(市)簽訂了節能減排的框架協議,在發電及輸配電、工業、交通運輸等能源環保領域進行合作。
有同樣需求的還有地方國有企業,“政府的節能指標實際上也都落在當地企業身上。”上述人士說,他們也將幫助企業制定節能方案,比如哪些系統經過改進以后可以節省能源,哪些已經使用的系統可以最大程度發揮節能的優勢,這樣能更高效地發揮創新技術優勢。
國際資本青睞中國節能市場
從國際資本趨勢看,發展中國家的節能領域,目前也受到投資者的關注。今年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評出全球綠色財富榜,美國、中國和英國的入榜企業家總數位居前三名。美國富豪沃倫·巴菲特和比爾·蓋茨位列排行榜冠、亞軍,昭示著未來投資的主流或將從互聯網等高科技領域向綠色環保產業分化。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有17家綠色企業入榜,排名雖然比較靠后,但是主要集中在太陽能和電動車領域的節能環保產業規模令人不可小覷。在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創造了財富神話之后,比亞迪的電動車也贏得了巴菲特的青睞。在新一輪世界產業輪動熱潮中,節能產業將是中國不能錯過的機會。而在發展中國家,節能商機也明顯高于發達國家。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