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目前國際市場上提供節能服務普遍采用的合同能源管理機制,這是一個好機制,但是在東莞,幾乎沒有什么項目是采用這個模式的,特別在鍋爐節能領域應用的條件更為復雜。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流程通常包括能源審計——節能改造方案設計——施工設計——項目融資——材料和設備采購——項目施工——設備運行、保養和維護——節能效果監測和節能效益分享等等。
能源監測審計的不到位,直接影響到節能效果和監測是否公允。而在節能效益分享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企業的架構和財務處理方式不一樣,商討節能改造投資回報的方式存在各種分歧,支付節能項目費用很麻煩。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應用,需要建立在雙方真誠合作并且完全信任的基礎上。
“節能減排”的政績機會
盡管節能產業當前還存在種種困難,但是通過觀摩東莞這樣一個典型的工業城市的節能產業發展狀況,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個事實:提供節能服務的企業大都叫苦不迭,但是沒有人愿意自動退出市場,并且市場新入者源源不斷。
這是為什么?一語以蔽之,在中央政府節能減排戰略明確的情況下,在戰術上的推進仍然舉步維艱,但也只剩下戰術問題而已。
從現實的情況來看,今年一些省市能夠達到甚至超額完成水、電、煤、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下降,部分原因是經濟下滑導致許多企業關停的“外生因素”,要使GDP能耗下降真正實現內生良性發展,必須依靠節能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最新發布的《2009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下稱《安排》)稱,在“十一五”前三年,全國單位GDP能耗逐年逐季降低,2006年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三年累計下降10.1%,節能約2.9億噸標準煤。
《安排》明確提出,今年將著力抓好重點領域節能減排,采取的舉措包括繼續大力推進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組織開展5萬個鍋爐房節能管理達標活動、2009年底施工階段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比例提高到90%以上、全面開展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2009年改造6000萬平方米等等。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