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權激勵行權業績增速要求高,彰顯公司對未來發展信心
此次股權激勵方案,公司在行權期業績考核目標要求以2014年凈利潤為基數,2015、2016、2017年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于85%、170%、270%,復合增速達到55%,業績增速要求超出市場預期。根據調研了解,公司2015年85%的業績增長目標實現將完全來自于內生增長,2016年、2017年高增長有部分考慮可能的外延并購擴張,公司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2、超低排放要求催生脫硫除塵改造市場,公司EPC業務有望大幅增長
2014年9月,發改委、環保部及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 年)》通知,此次行動計劃要求中東部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或接近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即在基準氧含量6%條件下,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50mg/m3),比特別限值要求更為嚴格。大氣污染物排放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將再次開啟燃煤發電機組脫硫、脫硝、除塵改造的市場。根據《行動計劃》要求,燃煤發電機組必須安裝高效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2014年啟動800萬千瓦機組改造示范項目,2020年前力爭完成改造機組容量1.5億千瓦以上。
我們測算,按除塵改造50萬/千瓦、脫硫改造120萬/千瓦、“低氮燃燒+SCR”脫硝改造100萬/千瓦單位投資估算,2014年800萬千瓦機組改造示范項目預計帶來除塵改造4億、脫硫改造9.6億、脫硝改造8億,累計21.6億的先期市場。而到2020年,1.5億千瓦機組的改造將帶來除塵75億、脫硫180億、脫硝150億,累計405億的改造市場。
在煤電節能減排升級的大背景下,國電清新(22.74,-0.150,-0.66%)有望迎來脫硫改造EPC業務量的大幅增長。針對節能減排新政的近零排放要求,公司已研發脫硫除塵一體化改造技術,通過在原脫硫塔內加裝設備,可以實現近零排放要求,且具有改造方便、投入成本低、改造周期短等優點。目前,公司新技術已應用于云岡項目的脫硫除塵改造,并取得較好效果,獲得了部分電力集團的關注。
脫硫除塵一體化技術投入成本:每個改造項目投資額約4000-5000萬(與機組容量相關性不大),成本較濕式電除塵改造低。
脫硫除塵一體化技術改造周期:1-2個月即可完成改造,改造周期短,因此項目很多可當年簽訂當年結算,周轉快。
項目盈利能力:受益于新技術附加值,改造項目盈利性相對好于過往傳統技術項目。自2014年開始,國電清新EPC訂單就開始呈現快速增長勢頭,截至目前EPC在手訂單約5.5億元,其中部分項目將采用脫硫除塵一體化新技術進行改造。同時,公司的工程項目施工能力也在逐步提升,目前可支撐同時開工約20個工程,預計到2015年,執行能力還可翻番(即40-50個)。受益于行業政策支持、以及公司新技術應用拓展,公司EPC業務從2015年開始有望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也將是公司2015年85%業績增長的主要貢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