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別國能源這么不容易,而歐盟7%的能源供應,居然是被電器待機白白消耗掉的——
這方面日本做得好,一個普通家庭里處處都有“節能經”
當地時間10日,歐盟委員會推出一份內容龐雜的新能源政策動議,主張“開源節流”,既要努力開發可再生的新能源,又要盡量減少傳統能源的消耗。目的是讓歐盟國家擺脫對傳統能源的過度依賴,說白了就是在能源問題上不能總是被別國牽著鼻子走。
這幾天,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因“斷流事件”鬧脾氣,歐盟一些國家的確一口氣沒敢喘勻,于是以德國為首的靠進口俄羅斯能源過日子的國家痛定思痛,決心要逐漸改變過度依賴的局面。
這份新政策倒是與中國能源戰略的基本方針有幾份相似,即“立足國內,節約與開發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不過,雖然政府的方針是長遠的,也是絕對符合國際發展潮流的。可是實際上,中國老百姓節能的概念和意識還很淡薄。在這點上,中國的近鄰日本做得還不錯,這個眾所周知的資源貧乏的國家,節能卻在國際上是出了名的。
歐盟 要擺脫能源的依賴
能源多是靠進口
說到這份新能源政策,就不得不提歐盟這27個新老成員國的家底兒。歐盟排在美國之后,是全球能源消費第二大戶,可是石油和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相對匱乏,所以歐盟的能源進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其超過一半的能源需求是通過進口來滿足的。這是個什么概念呢?以2005年為例,美國石油進口量為1300萬桶/日,歐洲是900萬桶/日,而中國大約為300萬桶/日。
比如英國,天然氣供應的38%需要進口,到2020年這一比重將上升到55%,那么就使天然氣的進口量占到所有能源進口的90%。而英國的天然氣進口主要來自那些存在不穩定因素的地區,如中東、中亞、非洲和俄羅斯。
再說德國,在俄白最近能源價格爭吵中受到影響比較大,其石油進口量的1/5依賴俄羅斯。這不禁讓人們聯想起一年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天然氣爭端,歐盟同樣殃及到。
努力“脫碳”很重要
除了能源進口看人家臉色不好過之外,全球變暖的環境問題,也使得歐盟對傳統能源掂量再三。
按照歐盟委員會的說法,如果能夠實現溫室氣體減排30%的目標,那么屆時全球氣溫較工業化前期相比,上升幅度會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且這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從經濟角度考慮都是可行的。
“我們不是在談論歐洲變暖,而是全球變暖問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說,“新政”將帶動歐盟經濟向高能效、低排放的方向轉型,引領全球進入“后工業革命”時代,向“低碳經濟體”轉型,并加大對能源供應國的外交力度,做到用“一個聲音說話”。
巴羅佐說:“所有歐盟成員國都面臨氣候變化、依賴進口和高油價的挑戰。為保證能源供給可持續、安全和有競爭力,歐洲必須共同應對。”
開拓新型能源
歐盟新能源政策的三大支柱是:加大風力發電、潮汐發電和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力度。
在此方面,歐盟委員會提出將在未來6年內增加10億歐元(約合13億美元)科研投入,進一步推廣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占到能源總量的20%,而在交通能源消耗中生物燃料將占到10%。這是歐盟委員會首次打算在新能源領域設定強制性目標。
如果這一目標分別在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獲得通過,那么將對各成員國具有約束力。當然,各國可以自己決定優先發展何種可再生能源。在核能利用這一爭議較大的問題上,也由各成員國自主決定。不過有意思的是,本來德國國內反對核能的呼聲一直很高,經歷了幾次“能源危機” 的磨難后,好像這根“恐核”神經繃得不那么緊了。
節能是傳家寶
在“開源”的同時,新能源政策也注重“節流”,強調提高能效,減少能源消耗。
歐盟委員會提議,到2020年將煤、石油、天然氣等一次性能源消耗量減少20%。屆時,歐盟將比現在少消耗13%的能源,每年可以省下1000億歐元,減少約7.8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其實,歐盟委員會去年10月就出臺了《能效行動計劃》,提出一系列旨在提高能效的動議。例如,對汽車、電子設備等耗能產品推行更加嚴格的節能標準,降低建筑能耗以及能源生產和傳輸環節的損耗。從家用冰箱、空調到工業用抽水機和風扇,都會規定最低能效標準,并輔以定級和標識制度。那么,中國家電企業得注意了,今后一些能效差的產品將很難在歐盟市場上立足。
歐盟委員會同時指出,節能需要全民參與,提供公眾意識。據歐盟委員會統計的數據顯示,歐盟7%的能源供應,是被電器待機毫無意義地消耗掉的!
浪費電不僅僅“燒”的是錢,而且是在浪費越來越少的能源。
一個人能為節能做的事
中國人一形容自己國家,一個普遍心態就是“地大物博”。物產資源再怎么豐富,也經不起十幾億沒有節能概念的人折騰啊。關鍵是,在中國節能的觀念非常薄弱,極少有人在生活中想到并做到節能,而比較普遍的現象是:洗澡時,水嘩啦啦地流;冬天時,空調一口氣開到30℃;小康家庭電氣化嘛,一個廚房就跟家電展覽館似的,能有十來樣……很多人表示,要的就是個舒服,并不心疼花錢。由此可見,這是個意識問題,總有一天,天然氣價格貴到你肝痛,也總有一天,你花多少錢再也買不到石油。所以,未雨綢繆吧,從生活做起吧:
一般鎢絲燈所消耗的能源90%都會變成熱能,只有10%轉化為光,而用節能燈,既可使屋內光線充足,又可節省75%的電力,并且比普通燈泡耐用5到10倍;
家中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在陽光充足的季節,可以減少對電的消耗;
看電視時,記住關掉電腦或收音機,聽音樂時,別讓電視機和電腦等在一旁空開著耗電,用電腦時,最好將不用的打印機等關掉;
別忘了經常清潔燈管或燈泡上的灰塵,經常清潔冰箱后面的散熱器和空調上面的隔塵網,這樣能減少能源消耗;
盡量用掃帚掃地,減少吸塵器的使用;
冬天別將空調溫度開得過高;
飯后,用手洗代替洗碗機。
日本 全民對節能著了魔
能源少價格貴
汽油價格是美國的兩倍
日本是一個資源極為匱乏的國家,近90%的能源依靠進口。因此,日本全社會都十分重視節約能源。
日本人對節能的極度關注來自強烈的不安全感:日本能源大部分從中東進口。上個世紀70年代的能源危機,充分說明了依賴進口的危險性。
就目前而言,在日本,汽油和電的價格遠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如此一大筆開支,迫使每個家庭和每家公司都盡量能省則省。日本政府通過附加稅和價格調控給汽油定價。目前,每升汽油在日本大約需要1.37美元,是美國的兩倍。
全球節能之最
是通過每個人省出來的
多數專家都認為,日本是全世界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國家,在全球能源價格高漲的年代,日本所做的準備遠比其他國家充分。他們說,如果日本能給其他國家提供某種經驗,那就是,面對油價超過每桶50美元的現實,沒有一了百了的解決辦法。
這需要把多種辦法結合起來,從最先進的技術到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省錢手段,還得像日本人那樣對節能達到著魔的程度———冬天,全家人只在一個房間取暖。日本的人口和經濟規模分別相當于美國的40%左右。但是,2004年日本消耗的能源還不到美國的1/4。
正如一位日本能源問題專家說:“這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在日本,政府、公司、普通公民,所有人都對節能幾乎著了魔。”
一個普通的家庭
生活里處處都是節能經
當許多國家高漲的油價掏空了大家的錢包,甚至引發經濟減速的擔憂時,在日本,一位名叫木村公信的建筑師說,他一點感覺不到這方面的壓力。事實上,他每月在能源上的開支比一年前還低了。
一個原因是他新使用的家用燃料電池。這個大家伙像檔案柜似的靜靜地立在門口,把氫變成電,把冷水變成熱水,可以把水電費省下一大半。這種裝置目前只在日本有售。即便如此,木村也沒有忽略其他可以節省能源的辦法。
在他狹窄的家里,節能裝置無處不在。比如,他的冰箱就會在門未關好時發出叫聲;他的洗碗機非常小巧,可以放在廚房的臺面上。他家使用的暖氣裝有一種傳感器,只把熱量向人身上發射。還有的家庭安裝了“能源導航儀”,可跟蹤能源的使用情況。
木村說,他們一家四口還通過其他一些辦法節省能源,比如拿洗澡用過的水洗衣服,騎自行車去買東西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