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總理強調激發市場活力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19-1-20 22:59:25 用手機瀏覽 |
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李克強指出,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一些方面信心不足影響市場預期,必須高度重視,做好應對困難挑戰的充分準備。
會上,中國社科院余永定、中國政法大學馬懷德、瑞士信貸陶冬、阿里巴巴集團馬云、中國一重劉明忠、中科寒武紀公司陳天石等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發了言。大家談到,去年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中國經濟實現平穩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圍繞2019年的經濟形勢和政府工作,大家分別從保持經濟必要增速、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調整把握宏觀政策、紓解企業困難、提升裝備制造業水平、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
傾聽市場主體的呼聲
李克強說,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一些方面信心不足影響市場預期,必須高度重視,做好應對困難挑戰的充分準備。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依賴傳統路徑,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豐富并善于使用宏觀政策工具,加強定向調控、精準調控、相機調控,以宏觀政策的穩定性、針對性、有效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高質量發展。
李克強指出,要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這是應對下行壓力的重要支撐,是改革的重要取向,必須著力打造寬松、公平的營商環境,著力幫助企業特別是民營、小微企業解決難題。傾聽市場主體的呼聲,繼續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破解束縛企業手腳的制約,防止對企業搞任性無序檢查等干擾正常生產經營。實施好普惠性和結構性減稅降費,讓企業輕裝上陣。促進解決好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讓上億市場主體更加活躍、更有競爭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8年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對激發市場活力、降低企業負擔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年減稅降費規模約1.3萬億元。2019年在2018年減稅降費的基礎上還要有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更為明顯的降費,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對小微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減免;二是深化增值稅改革,繼續推進實質性減稅;三是全面實施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落實好6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減輕居民稅負;四是配合相關部門,積極研究制定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進一步減輕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負擔。
此外,李克強指出,要積極釋放內需潛力,瞄準發展急需、升級急缺、民生急盼,抓住時機合理增加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包括信息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有效投資,鼓勵擴大國內消費,更好發揮強大國內市場優勢。
近期穩經濟動作頻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高層在穩經濟方面動作頻頻。
比如,1月9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一批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同時部署加快發行和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在建工程及補短板項目建設并帶動消費擴大。會議提出了5項具體舉措為小微企業減輕負擔,實施期限暫定三年,預計每年可再為小微企業減負約2000億元。
此外,為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鶴新近日介紹,2018年通過貨幣政策和結構調整,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逾16萬億元的信貸投放其實都是流到實體經濟當中了,央行貨幣政策對于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作出了貢獻。
朱鶴新表示,2018年前11個月,普惠口徑小微貸款同比增長17.1%,小微貸款授信戶數較上年末增長28%。各種利率穩中有降。2018年11~12月,民營企業發債規模同比增長70%。金融風險總體收斂,宏觀杠桿率基本保持穩定。
在1月15日的座談會上,李克強還表示,要強化創新驅動,增強內生動力。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共性關鍵技術攻關,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持包容審慎監管,支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規范健康發展,形成廣泛的商業化運用,有力帶動擴大就業。
值得一提的是,1月16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邱小平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去年新增就業情況比較好,2018年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361萬人,比上一年多增了10萬人,已經是連續第6個年頭每年新增就業超過1300萬了。失業率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去年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降到了近年來的低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