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來,極端天氣、海嘯、地震、溫室效應等自然災害頻頻發生,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我們知道,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最終依賴于政策的強行推動。從當前全球局勢來看,這種政策推動力已變得越來越強,這將使得節能環保產業步入新的紀元。
一、政策發力,節能環保將步入新紀元
近年來,極端天氣、海嘯、地震、溫室效應等自然災害頻頻發生,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環境問題也漸漸成為大眾話題,"環保"一詞也因此變得很時髦。盡管如此,直接明顯受益于節能環保的公司仍然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節能環保具有公益的特性,經濟可行性并不高。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如果過多考慮節能環保問題,往往會喪失對發達國家的相對競爭優勢。
但在全球金融危機后,節能環保這一議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即將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將敦促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戰勝分歧,以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減排協定。本欄認為,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舉行的背后,一方面是近年來全球環境問題的確變得越來越嚴峻;另一方面則在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希望借環保問題,向發展中國家施壓,以增強自身的相對競爭力。
我們知道,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最終依賴于政策的強行推動。從當前全球局勢來看,這種政策推動力已變得越來越強。舉個例子,早幾年我國制訂了"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約束性指標,當時來看要實現的難度是較大的;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達到的可能性是較大的。這里面意味著,政府這方面下了較大的力氣。
作為主要的發展中國家,近日我國也對全球作了一些承諾。例如在最近舉行的G20峰會上,胡錦濤表示,中國將進一步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并繼續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強節能、提高能效工作,爭取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顯著下降。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爭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匯,爭取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
綜合而言,在政策發力的背景下,我國的節能環保將步入新紀元。從國際經驗來看,我國的環保投入曲線(即環保投入占GDP的比重)目前剛剛經過第一個拐點進入加速上升期。"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投入仍將快速增長,占GDP比重將提升0.31個百分點至1.53%;中長期來看,該比率的高點應在2.5%至3%之間,因此保守預計中國環保投入曲線的上升期將至少持續10年以上,對應復合年增速應在15%以上。
二、如何挖掘節能環保的機會
那么,投資者應如何挖節能環保的機會呢。根據國家規劃,環保裝備產業在2010 年將達到1200億元,在環保投入占GDP比重持續提高的背景下,節能環保產業鏈的相關設備、施工將迎來較大的投資機會。
具體來看,節能環保涉及的領域包括有工業設備領域的節能減排改造、建筑節能、節油及石油替代、節能照明、污水處理等。其中,工業設備中常見的如鍋爐;建筑節能方面,目前該領域仍然處于起步階段,行業的快速發展仍然欠缺有力的推動因素。節油及石油替代領域,可以關注受益于國三排放標準的相關公司,以及煤制甲醇、二甲醚的公司。照明節能方面,投資者可以關注傳統的節能燈公司,以及LED相關產業鏈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