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特高壓線路安徽段加快施工 | 04-11 |
4月8日,在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境內,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人員在70多米高空進行特高壓輸電導線開斷施工。當日,由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新疆準東至安徽-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輸電工程皖3標段一般線路實現全線貫通,由此該工程安徽段全長302.5千米長的線路施工進入全面收尾階段。 據了解,該工程是世界上輸電距離最長、輸電量最大、電壓等級最高、技術水平最先進的輸電項目,西起新…… |
污染防治攻堅戰“牛鼻子”:3年時間打贏七大戰役 | 04-11 |
[ 導讀 ]: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污染防治攻堅戰應該怎么打?路線圖已經初露端倪。 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污染防治攻堅戰應該怎么打?路線圖已經初露端倪。 去年10月,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 |
2018年儲能國際峰會:儲能產業或將迎來 “質變” | 04-11 |
[ 導讀 ]:由于儲能本身并不產能,不能享受國家的新能源政策。對此,業界希望以建設補貼等優惠措施予以支持。同時,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推進,用戶側儲能項目也顯示出了更多可能性,除了利用峰谷電價差充放電,儲能系統還可以幫助用戶降低停電風險、提高電能質量、降低容量電費、參與需求側響應等,發揮多重價值。 近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發布《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18》…… |
李凡榮赴泰國出席第二屆亞太能源論壇 | 04-11 |
4月3日-5日,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凡榮赴泰國出席第二屆亞太能源論壇,就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問題與亞太地區各國能源部長進行深入交流。 出訪期間,李凡榮還分別會見了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執秘沙姆沙德·阿赫塔爾,巴基斯坦聯邦能源部長阿瓦斯·萊加里,蒙古能源部長達瓦蘇仁,就進一步深化中國與各方在能源領域合作等深入交換了意見。…… |
[圖文]努爾·白克力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 | 04-11 |
4月9日-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應邀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并在“能源資源:‘一帶一路’的新絲綢”CEO圓桌會議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5年來,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指導下,“一帶一路”逐漸從倡議變為行動,從理念轉化為實踐,成為各方普遍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5年來,我們在能源領域不斷深化政策溝通、加…… |
[圖文]國家節能中心會見丹麥能源署一行 | 04-10 |
2018年4月10日,國家節能中心主任徐強會見了來訪的丹麥能源署副署長斯蒂格、丹麥駐華大使館能源參贊熊強一行6人并舉行會談。 徐強主任指出,自簽署合作備忘錄以來,雙方在很多領域開展了務實合作。尤其自去年2月簽署中丹區域能源及節能改造綜合性示范項目合作綱要以來,雙方交流更加頻繁,合作更加務實。他就示范項目的組織架構、時間節點及預期成果提出了初步設想。 斯蒂格副署長對國家節能中心…… |
環保部等五部委部署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 | 08-04 |
環保部、財政部、國土部、農業部、衛計委日前聯合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 當前,我國土壤環境保護存在污染底數不清、監測監管和風險防控體系不健全等突出問題。環保部部長李干杰表示,要按照“土十條”和《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總體方案》要求,在2018年底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2020年底前掌握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中污染地塊的分布及其環境風…… |
水利部《關于嚴格水資源管理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通 | 06-02 |
水利部近日印發《關于嚴格水資源管理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通知》,要求通過嚴格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通知要求,加強產能過剩行業項目取水許可和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管理,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對于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項目,以及采用《高耗水工藝、技術和裝備淘汰目錄(第一批)》中高耗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的新、改、擴…… |
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關于推進環保設 | 05-25 |
日前,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關于推進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各地環保部門、住建部門牽頭指導各地環境監測、城市污水處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危險廢物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四種設施定期向公眾開放,并以此為抓手,讓公眾理解、支持、參與環保,激發公眾環境責任意識,推動形成崇尚生態文明、共建美麗中國的良好風尚。 十八大以…… |
五部委印發《“十三五”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 05-19 |
科技部、環保部、住建部、林業局、氣象局日前正式印發《“十三五”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規劃提出,針對我國“十三五”環境領域科技發展需求,以改善環境質量、降低環境風險、構建安全生態體系為目標,圍繞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生態系統修復,以及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環境基準與標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化學品管理與國際履約等關鍵環境問題,開展基礎研究與技術研發,實施重點區域生態環境綜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