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指標體系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避免陷入過分看重指標數據、認為對標就是對數據的誤區。指標對比是對標的基礎,但不應將注意力局限于具體數值的對比上。實施對標管理,首先是通過對各種指標數據的梳理和分析,查找與標桿企業之間的差距,在此基礎上分析原因、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制定對策和措施,全面實施整改。指標數據間的對比不是根本目的,而只是工作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找到差距、分析原因和改進提高;單純進行指標數據比對、熱衷從數據到數據的對標活動只能是對標理念的簡單應用,抓不住指標背后的深層次因素,使工作停留于表面,無異于“舍本逐末”。
(2)不應將對標指標局限于能耗指標。從多個行業對標試點工作情況看,大部分行業確定的對標指標均為能耗(單耗)指標,全工廠層面的是單位產品綜合能(電)耗,工序層面的是某工序單位產出量綜合能(電)耗等。不可否認,當前我國能效對標工作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循序漸進,指標體系也有一個逐步完善、不斷調整的過程。但值得重視的是,我們不應就此存在對標指標就是能耗指標的局限認識,而應隨著能效對標工作的開展和基礎資料的積累,將指標體系逐步擴展到某些關鍵性的工藝參數指標和操作指標,這樣更有利于開展更細致的差異分析,更準確地找到關鍵影響因素,并進而更有針對性地制定改進方案和實施過程控制。如發電企業對標指標體系就包括了鍋爐主蒸汽溫度、壓力、排煙溫度、煙氣含氧量和非計劃停運次數等工藝指標和操作指標。
(3)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臵對標指標數目。縱觀目前各行業的能效對標試點工作,有些行業僅確定了幾個指標作為對標指標,而有些行業則選擇了二、三十個指標。當然,每個行業基礎不同、實際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總體原則應是指標數目應合理,要能比較準確地、恰如其分地反映對標內容和意圖,既不缺失也不重復。指標數目過少,則對標的線條太粗,難以發現深層次的問題和產生差距的原因,不利于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方案,對標工作可能淺嘗輒止、流于形式;指標數目過多,則增加了收集數據、建立數據庫的難度,可能會使工作難以順利開展,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指標重復、互相耦合的現象。
(4)要重視指標對比時的不可比因素分析。當前開展的各行業能效對標試點工作,大都只開展了對指標不可比因素的定性分析,量化分析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當然,開展不可比因素的量化分析,需要大量的數據資料和細致的測算分析,目前大部分行業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但我們應從思想上予以重視并從目前開始著手準備,因為只有通過不可比因素的量化分析,才能盡可能剔除不可比因素,將不同企業的指標調整到大致相同的比較基準上,才能大大提高指標的可比性,并進而使指標對比更有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為后續工作奠定基礎。
上一頁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