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場瞬息萬變,從1月15日至2月底,港口煤價一直處于下跌模式。正月十五過后,隨著國內經濟運行向好,工業品產量高位,用電負荷恢復,沿海電廠日耗接近正常水平。此外,水泥、化工等行業也陸續加快采購,終端需求強勢回歸。加之進口煤價格暫時倒掛,影響電廠采購進口煤的熱情,增加國內煤的采購數量,煤價回歸上漲通道。
1.市場形勢轉好。
正月十五過后,南方工業企業全面復工復產,開足馬力,工業品產量高位,用電負荷將有所增加,電廠日耗也將出現恢復性增長。超九成企業全面復工,其中鋼鐵、能化等行業企業復工率達到95%以上;截至3月3日,南方九省電煤日耗升至184萬噸,處于正常水平。
隨著下游工業企業恢復生產,電廠日耗迅速爬升;疊加保供壓力減輕,兩會召開等諸多利好因素支撐,市場情緒轉好,下游詢貨增加。在環渤海港口,主要以低硫高卡煤為主,受市場流動性貨源減少及成本支撐影響,賣方報價走高,甚至捂貨惜售;但下游對高價煤接受度有限,實際成交不多。而前一階段煤價下跌之時,部分中小戶出于“買漲不買落”的心里,并未大規模采購煤炭,只是對長協煤保持剛性拉運而已,促使目前的庫存并未達到非常高的水平。沿海八省重點電廠存煤較節前增加的并不多,全面復產之后,電廠日耗增加,拉運積極性恢復。全國煤礦安全檢查形勢升級,加之氣溫回升,各環節庫存有所提升,保供壓力減輕,后續煤炭生產積極性受挫,港口調入量受到一定影響。而進口煤價格暫時倒掛,影響電廠采購進口煤的熱情,增加國內煤的采購數量;此外,抄底操作和期現套保因素也在支撐煤價。隨著用電量的恢復,電廠庫存消耗加快,助推煤市緩慢轉好;沿海市場趨穩后,終端采購數量的增多,港口煤價出現持續上漲。
2.煤炭需求復蘇。
上周,部分貿易商判斷出產地和港口煤價接近底部,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到了出手的好時機,紛紛雇車、租船,準備抄底。港口煤價止跌后,優質低硫煤率先上漲,產地煤價也很快企穩上漲。正值用煤淡季,民用電負荷偏低;加之部分進口煤做補充,沿海地區用戶以長協為主,市場采購不多。隨著日耗的恢復,電廠庫存的下降,后續市場繼續趨好。
盡管處于民用電淡季,但后續市場并不悲觀,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今年上半年的工業用電表現不會太差,隨著復工復產的加快,尤其沿海地區外貿企業和服務業的全面恢復生產,用電量將出現質的飛越。雖然電廠中標價格仍然偏低,但隨著日耗上行、電煤去庫存,市場套保需求之外的詢貨也有增加,電企招標陸續釋放,帶動看漲情緒升溫。其次,近期,印尼本國和周邊國家需求回升,加之印尼煤現貨供應整體吃緊,推動外礦報價居高不下,低價成交較為困難,南方沿海地區用戶開始增加采購國內煤炭。再次,兩會召開,煤礦安全檢查趨于嚴格,保供壓力減輕,主產區煤炭產能釋放將受到一定影響,電廠和港口庫存的緩慢下降,庫存壓力將減輕。此外,后續市場要面臨著四月份大秦線春季集中修,澳洲煤暫停,穆斯林齋月和開齋節、印尼煤炭產量和發運受影響等等,預計國內煤市交易和港口運輸將更加活躍。盡管沿海主力電廠庫存不低,但一旦日耗上來,需求會很快復蘇。
3.反彈力度有限。
春節期間,國內疫情防控整體較好,流動性數據好于預期,部分工人原地過年,使得年后國內終端快速啟動。我國經濟持續恢復,采取積極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出口、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是主要拉動力量。防疫物資、居家辦公需求激增,中國生產替代效應作用明顯;而歐美需求恢復,出口超預期增加,促使用電量大幅增長,且海外經濟刺激政策落地預期加強。在內外補庫周期共振的大背景下,南方工業企業用電負荷恢復較快;目前,沿海電廠日耗接近正常水平。此外,貿易商及少量水泥化工企業已經開始行動起來,積極派船北上,采購市場煤,拉倒煤價上漲。
沿海部分電廠陸續有采購招標計劃,進口成本倒掛下,電廠壓減進口煤采購量,進一步增加內貿煤采購數量。下游企業復工良好,疊加港口漲價,工廠及煤場等補庫需求增多,中間商近日交投氣氛活躍,終端電廠則積極性一般。且環渤海港口庫存仍處于高位去庫存狀態,煤價反彈力度有限。澳洲煤繼續限制,高卡煤保持緊俏;印尼受降雨影響,且臨近齋月,供應形勢后期或將略偏緊,價格堅挺,國內優質資源繼續保持供需兩旺。真正的煤價上漲應該在大秦線春季檢修之后,而夏季到來之前。四月份,步入傳統用煤淡季,電廠被動補庫時間長,采購壓力不大,短期內電廠或繼續以長協剛需拉運為主,對市場支撐有限。后續市場需要關注下游工業用電負荷、電廠日耗變化,以及庫存消化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