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煤炭市場猶如坐上過山車,上半年和下半年大相徑庭。上半年,受疫情和供需錯配影響,煤市下行,港口煤價一度跌至470元/噸。下半年出現強勢反彈,尤其去年年底至今年一月份,煤炭市場趨緊,電廠庫存下降,電煤市場供需矛盾出現累積爆發,引發煤價大幅上漲,年底煤價漲至830元/噸。主要特點如下:
一是煤炭供應先增后減。去年,國內主產區原煤產量增速平緩,全國原煤產量同比增長0.9%。上半年,疫情出現,但在積極保供政策帶動下,煤炭企業積極恢復生產,尤其3-4月份,國內原煤產量同比增長較多,而5月至9月份,受涉煤反腐倒查二十年影響,內蒙古原煤產量同比大幅下降。進入四季度,盡管內蒙煤炭產量有所增加,但受煤礦安全和環保檢查影響,陜西、山西等地煤炭產量受到一定抑制,市場供應不足。
二是煤炭進口量先揚后抑。去年,我國進口煤炭30399萬噸,同比增長1.5%,創2014年以來的新高。煤炭進口政策呈現前松后緊,上半年,全國進口煤炭17399萬噸,同比增長12.7%,進口量保持高位。下半年,煤炭進口管控趨嚴,進口數量大幅下降,市場補充不足;尤其四季度,澳洲煤炭停止接卸,5500大卡高熱值煤炭出現緊缺,導致上游供應偏緊狀態進一步顯現,從而推動電煤價格持續上揚。
三是下游需求后程發力。去年1-5月,受疫情影響,南方復工緩慢,企業開工,但不能滿負荷,電廠耗煤和非電需求持續低迷,用電量和電廠日耗下降明顯。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去年五月份開始,下游企業復工超預期加快,各終端剛性需求大規模釋放。加之冷冬氣候影響,全國多地氣溫驟降,用電負荷屢創歷史新高。去年5月至12月,火電發電量同比實現了正增長;全年全國火力絕對發電量5279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
四是庫存先高后低。上半年,受春節假期、疫情以及水電等清潔能源補充影響,電廠日耗不及往年同期水平,電廠累庫,煤價一路下跌。下半年,隨著終端需求釋放,日耗大幅回升;尤其四季度,北方采暖以及水電替代效應減弱,日耗呈季節性上升,重點電廠庫存從最高時的1.02億噸降至6300萬噸。使得此前高庫存壓價策略失效,在煤炭市場供應偏緊的形勢下對于價格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
今年,經濟繼續回升,受國外疫情緊張影響,大量工業訂單回流至國內,工業用電需求穩定增長,專家預測今年GDP增速有望增至8.5%,預計火電發電量和下游行業煤炭需求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發電用煤需求也將持續增長。但考慮到地產新開工面積和基建投資增速或將回落,鋼鐵、建材煤炭需求乏力;疊加散煤消耗或繼續下行,預計煤炭消費量同比增加5%左右。受區域性限產、安全檢查以及落后產能退出、煤炭進口受限等因素影響,電煤供應增長空間有限,預計今年煤炭市場將維持緊平衡狀態。需求增長支撐下,煤價或將保持高位運行。一季度,在進口增量落實及產地保供逐漸發力之后,電廠和港口庫存回升,煤價會迎來回調,但需求支撐下仍將在合理區間內維持相對高位。綜上所述,今年電煤價格運行重心將會有所上移,總體將呈現穩中有升的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