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基于5G的配電網繼電保護應用”工程在雄安新區110千伏奧威供電區和蔣莊、臨河供電區投入運行,標志著國內首個基于SA(獨立組網)架構的“5G+MEC(移動邊緣計算)”電力保護物聯示范工程正式投運,核心技術創新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繼電保護是電網故障切除和供電恢復的核心系統,傳統配電網繼電保護業務信號傳輸依賴于光纖,新增分布式電源或移動負荷時需要架設光纜,投資經濟性和施工安全性問題突出,依托5G的高速率、低延時、布設靈活的優勢,以無線形式升級配電網繼電保護裝備,將實現電源和負荷的“即插即用”,大幅降低配電網故障隔離時間,故障復電時間壓縮至1秒內,“自愈”效率提升5倍以上,老百姓用電體驗將會更加優質。
中國工程院院士、工程驗收專家組組長沈國榮說:“示范工程完成了國內首個SA架構‘5G+MEC’的繼電保護場景實踐應用,在分布式新能源并網、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自主創新性強、產業帶動力足,推廣前景廣闊。工程實施過程探索了電力和5G資源的融合共建模式,充分發揮了電網、通信、裝備制造等產研用單位集團化協作的優勢。”
據悉,基于5G的配電網繼電保護應用是建設雄安新區數字化主動配電網的關鍵技術創新之一,工程以打造“5G+能源互聯網”的數字新基建典型應用為目標,依托5G網絡大規模商用的新趨勢、新業態,加速打造配電網電力裝備無線化、數字化升級“樣板間”,落實“數字中國”戰略、服務“數字雄安”建設、打造“數字電網”,有效滿足雄安新區建設用電需求,推動建設雄安能源互聯網示范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