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方面,榆林地區部分在產煤礦已恢復正常生產,整體供應偏寬松,礦上出貨緩慢,場地存煤累積,為促進銷售,區域內降價煤礦數量又有增加,降幅在10-30元/噸左右;截止到3月10日,鄂爾多斯地區累計在產煤礦達184座,周環比增加22座,涉及產能5.84億噸,周環比上漲5.4%,產地煤炭供應逐步恢復,而下游采購需求偏弱,區域內部分礦下調煤價5-35元/噸。
港口方面,沿海六大電廠庫存居高不下,11日庫存為1788萬噸,周環比增加28萬噸,同比增加154萬噸,日耗低位運行于52萬噸左右,同比減少12萬噸左右,目前下游基本無補庫需求,市場情緒較差,貿易商報價不斷走低,各煤種報價普遍指數下浮3-5元,個別還盤壓價較大,整體成交冷清,觀望為主。
進口煤方面,盡管國際海運費下行令進口煤到岸成本有所下降,但在當前終端庫存較為充足,且進口煤政策偏緊的情況下,市場活躍度較低,印尼煤和澳煤離岸價日環比均小幅下降0.5美元/噸左右。當前印尼(CV3800)FOB價格32.5-33美元/噸,澳洲(CV5500)FOB價格52.5-53美元/噸。
期貨方面,3月11日動力煤2005合約收盤價540元/噸,交割品倉單成本569元/噸,期貨貼水29元/噸,貼水比例5.37%。
船運方面,由于國外疫情加劇,外貿兼營船不愿意外出,造成國內運力仍顯過剩,但是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大部分地區已然復工,沿海行情逐步回暖,運價持穩向好。截至3月10日,進江航線北方-江陰(2W)運價為24.5-25.5元/噸,日環比持平;秦皇島-廣州(5-6 W)船舶平均運價為23.9元/噸,日環比持平。
宏觀經濟方面,國資國企改革將開啟新征程,“三年行動方案”有望近期出臺。專家認為,在疫情影響下,為完成年初制定的經營目標和改革任務,二季度國資國企改革將加快推進,混改、上市、重組整合將步入提速期。如煤電、海工裝備、油氣資源、汽車制造,今年都有可能加快整合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