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錫市海瀾集團物流園內,高達50米的智能化廠房格外引人注意。這是國內服裝行業規模最大、高度最高的箱裝智能倉庫,占地卻僅有傳統平庫的七分之一。這種向空中要地的節約用地模式,讓無錫市近年來土地利用從“單一開發”逐步實現向“復合利用”的跨越。海瀾集團智能化倉庫一角。記者了解到,為了變土地平面開發利用為空間立體開發利用,推進高標準廠房建設,全面創新節約集約用地機制,無錫市通過獎勵政策鼓勵各類工業園區或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高標準廠房,明確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取消工業建筑高度限制,各類園區投資建設且一個自然年度內竣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的,給予20%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獎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占地面積超過50畝且容積率超過2.0的,給予50萬元的獎勵。創新節約用地模式,拓展用地高度的同時,拓寬開發維度。近年來該市連續探索單建地下空間,結建地下空間,空中連廊等多種立體空間供應方式,逐步形成了網絡狀、立體化的城市空間開發體系。如錫東新城商務區地下車行系統、雪浪停車場上蓋物業等。原來的鋼鐵廠打造成如今的電影基地。此外,無錫市還通過“退二進三”、增容技改等途徑,鼓勵產業更新,實現規模集中、要素集聚。如無錫的華萊塢,將原有的雪浪鋼鐵集團廠房打造成“領銜中國電影產業3.0時代”的基地,實現從鋼材生產到數字電影制作的產業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