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下發《省人民政府關于“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完成情況的通報》,宜昌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四項主要污染物均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十二五”目標任務。
我市始終將總量減排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市政府每年年初下發年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方案分解減排任務,年終將減排完成情況納入到對各縣市區政府和市直相關部門的目標考核。環保、公安、經信、住建、農業、統計等部門密切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對機動車環保標志發放、機動車檢測線建設、淘汰落后產能、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全口徑行業產量等情況進行會商,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十二五”期間,我市大力推進落后產能淘汰工作,并著力推動工業大氣污染減排、污水集中處理和農業污染治理等重點減排項目建設,共組織實施總量減排重點項目681個(其中,水污染物減排項目535個,氣污染物減排項目146個)。全市10臺共計137MW小火電機組和1條1200噸/日水泥熟料生產線全部按期關閉,淘汰燃煤鍋爐97臺657.5蒸噸/時;全面實施燃煤電廠和水泥廠脫硫脫硝設施建設,全市30萬千瓦以上的火電機組和全市所有水泥熟料生產線全部建成脫硝設施;加快完善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新建污水處理廠14座,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12.41萬噸,城區各區實現污水處理全覆蓋,重點流域污水處理廠脫氮除磷和提標改造整改工作有序推進;深入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全市所有縣市區全部完成畜禽規模養殖禁養區的劃定工作,并新建一批有機肥廠,大幅提高畜禽養殖污染綜合利用率,完成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項目400余個;強力推進機動車總量減排,成立了市機動車排氣污染管理中心,實施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累計核發環保標志近40萬個,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4.2萬多輛,城區范圍內實行“黃標車”限行,環保、公安、交通等部門定期聯合執法整治“黃標車”上路行駛。
“十二五”期間,我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始終位居全省前列,累計獲得省級總量減排“以獎代補”資金7466萬元。2015年,全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較2010年下降11.28%、18.88%、25.57%、8.56%,分別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的144.62%、188.80%、250.69%和155.64%,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環境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