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产_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_成人久久18免费游戏网站_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全國統一碳市在即 非試點地區的思考與行動
來源:21世紀數字報 時間:2015/4/7 15:32:01 用手機瀏覽

    全國碳市場是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機制體質創新。2016年將是全國碳市場的開元之年,2015年則是準備全國碳市場建設的關鍵之年。七個碳市場試點地區的碳交易主管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已經在碳市場頂層設計、機制建設和碳交易能力建設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并培育了一批支撐機構和專業人才,為參加全國碳市場做了準備。

    為了使全國碳市場有效發揮配置溫室氣體排放資源的作用,有助于推動全國產業結構、能源消費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從“高碳”向“低碳”轉變,碳交易非試點省區市(以下簡稱:非試點地區)必須跟上全國碳市場的建設步伐,必須從碳交易主管部門、參與主體和碳市場管理的需求出發在政策法規、技術規范和能力建設等方面做好準備。

    一是加強地方政策和技術規范支撐體系建設。非試點地區首先應在總結試點碳市場經驗的基礎上深刻解讀《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在符合國家政策和技術標準的前提下,省級碳交易主管部門在確定參與碳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排放配額分配、核查管理、履約管理、市場監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因此,非試點地區必須以管理辦法為指導,開展與全國碳交易有關的地方政策和技術規范支撐體系建設;例如,制定進一步加強全國碳市場強制力和約束力的政策措施,開發有助于實現地區減排目標、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轉型的排放配額分配方法,制定保障完成核查任務的政策措施,制定保障企業履約的激勵機制和懲罰措施等等。通過開展上述工作,不僅可以推動全國碳市場建設順利進行,還有助于非試點地區破解發展與減排之間的矛盾,充分發揮碳市場促進減排和經濟發展轉型的作用。

    二是加強地方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送體系建設。加強地方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送體系建設不僅是摸清地方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的需要,更是科學設定地方排放配額總量和合理分配排放配額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新常態下制定地方經濟發展政策、實現2030年左右達到溫室氣體排放峰值目標的重要支撐。非試點地區可借助建設國家溫室氣體核算和報送體系的時機,以國家頒布的技術規范為基礎,進一步加強地方溫室氣體核算和報送體系建設和管理,包括構建省、市、縣(區)三級溫室氣體核算和報送體系,制定相關保障政策和措施,建設可與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送體系有效銜接的信息化平臺,積極開展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能力培訓,培育地方溫室氣體核算機構和專業人員等。

    另外,重點排放單位應借鑒已經建立的能耗管理體系和節能管理經驗建立內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體系,開展溫室氣體減排精細化管理。加強地方溫室氣體核算和報送體系建設,實現溫室氣體核算和報送制度化,及時為省級碳交易主管部門和重點排放單位提供溫室氣體排放信息,為科學決策提供關鍵依據。

    三是加強地方核查機構和核查員能力建設和管理。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工作是實現碳市場減排目標和開展碳交易的基礎與保障。管理辦法規定省級碳交易主管部門負有管理重點排放單位監測計劃備案和變更、復查排放報告和核查報告的責任,并具有對核查機構和從業人員監督管理的職能;因此非試點地區必須加強地方核查機構和從業人員能力建設和管理。盡管目前國家還沒有出臺溫室氣體排放核查的詳細規范,但非試點地區可以借鑒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以及試點碳市場對核查機構和從業人員的管理辦法和相關要求開展技術培訓,組建核查機構以備國家遴選。另外,非試點地區還可以結合本地區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送體系建設情況開展轄區內企業溫室氣體核算與核查,既測試了地方核算、報告與核查體系,又鍛煉了隊伍、培養了人才。

    四是加強碳資產管理能力建設。省級碳交易主管部門和重點排放單位應認識到排放配額是碳資產的一種形式,應充分重視排放配額管理,應按照資產管理的要求和特點對排放配額進行管理,并將碳資產管理與經濟發展戰略相結合。省級碳交易主管部門應在政策、產業發展等方面為碳資產管理發展和能力建設創造條件,積極培育碳資產管理與碳交易服務產業。重點排放單位應以碳市場發展為導向規劃管理碳資產,以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為基礎,建立操作性強的企業內部碳資產管理制度,建立高效的碳資產管理決策機制,設立專門崗位、使用專業人才管理碳資產,做到多部門統籌協調、精細化管理和多種經營模式相結合管理碳資產。

    五是加強碳市場風險防控意識和能力建設。碳交易不僅存在制度風險,同時還存在市場風險、技術風險、媒體風險以及宏觀經濟發展波動對其造成的影響。省級碳交易主管部門和重點排放單位應高度重視碳市場因政策、技術調整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存在的各類風險,應建立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加強及時評估和預警碳市場風險的能力,針對不同的風險類型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定風險應急預案,以防范風險為主,最大可能減小風險造成的危害;例如,建立省級或者跨區域碳市場預警機制,建立用于市場調控的政府碳基金、專項資金和/或配額儲備,建立跨區域碳價防控戰略伙伴關系,建立減排量交易擔保機制等防控碳市場風險;另外,還應充分發揮碳資產管理中介機構和交易機構在調控碳市場方面的作用。

    總之,非試點地區在全國碳市場建設進程中不僅面臨巨大的挑戰,同時也迎來了地方經濟發展轉型的契機。全國碳市場啟動日趨臨近,非試點地區必須未雨綢繆,在政策、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積極準備,迎接全國碳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我國碳強度下降目標提前3年完成
60億交易額!全國碳交易已達2.7億噸!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碳市場建設邁出重要一步 首批重點排放單位名單開始擬定
新模型精準預測土壤“碳排放”
四川省率先完成新一輪企業碳排放報告、核查與監測計劃
加快出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
國內首個碳排放檢測研究實驗平臺完成調試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