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經濟半年報:15省份GDP增速由負轉正 | 07-30 |
截至7月28日,全國31省市區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地區國民生產總值。 從GDP總量來看,前三強依舊是廣東、江蘇、山東三省,生產總值分別為49234.20億元、46722.92億元、33025.8億元。其后是浙江、河南、四川三省,六省排名情況與去年一致。不過,去年排名第七的湖北省,今年因身處疫情爆發中心則被福建、湖南、安徽超越。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跟廣東的GDP差距明顯縮小! |
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23.4萬億元 降幅連續4個月收窄 | 07-29 |
運行穩步復蘇 成本穩中有降 7月28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物流業最新數據?傮w來看,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123.4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0.5%,降幅比1-5月份收窄1.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收窄6.9個百分點,降幅連續4個月收窄。 數據顯示,上半年,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物流運行快速恢復,物流需求結構進一步優化,特別是民生領域物流持續…… |
國家發改委:上半年粗鋼產量同比增1.4%,企業利潤降三 | 07-29 |
日前,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鋼鐵行業2020年1-6月運行情況。 一、鋼鐵產量穩步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6月全國生鐵、粗鋼、鋼材產量分別為43268萬噸、49901萬噸和6058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2%、1.4%和2.7%。上半年鋼企利潤降三成。 二、鋼材出口持續下降,進口大幅增長。據海關總署數據,1-6月全國累計出口鋼材2…… |
二季度全球并購交易額僅3186億美元 創2003年以來新低 | 07-28 |
.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保護主義以及歐美國家疫情恢復相對緩慢,一些國家外資審核機制將愈發嚴格,中國對歐美國家企業跨境并購的風險和壓力可能會更加顯著。但在第三世界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拉美、東南亞、非洲和東歐,還是有一些機會。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宏觀經濟環境充滿不確…… |
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持續加快 二季度超九成行業回暖 | 07-28 |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665.5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比5月份加快5.5個百分點。上半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呈現“前低后高、由降轉升”走勢,二季度超九成行業利潤增速回暖。 “6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繼續加快!眹医y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分析稱,工業生產和銷售增長加快。6月份…… |
[圖文]已有30省份公布上半年GDP:粵蘇魯居前三 16省份 | 07-27 |
截至7月25日,除黑龍江之外,全國30省份披露2020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廣東、江蘇、山東3省份穩居前三,16省份增速為正,優于-1.6%的全國水平。 粵蘇魯穩居前三 盡管突如其來的疫情令經濟承壓,但頭部省份地位難以撼動,廣東、江蘇、山東3省份穩居前三,上半年GDP依次為49234.2億元、46722.92億元和33025.8億元。浙江、河南、四川3個“2萬億…… |
2020年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12.8% | 07-27 |
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114.9億元,同比下降12.8%(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注二),降幅比1—5月份收窄6.5個百分點。 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614.1億元,同比下降28.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247.1億元,下降13.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86.4億元,下降8.8%;私營企業實現…… |
[圖文]上半年全球粗鋼產量同比降6% | 07-24 |
7月23日,世界鋼鐵協會(World Steel Association)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因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下行壓力,許多鋼鐵生產商停產,今年1-6月,全球粗鋼產量同比下降6%至8.73億噸。 其中,亞洲地區粗鋼產量為6.42億噸,同比下降3%;歐盟粗鋼產量為6830萬噸,同比下降18.7%,北美地區粗鋼產量為5020萬噸,同比下降17.6%。 &…… |
6月份國有企業多項經濟效益指標同比增長 | 07-24 |
2020年6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稱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7.1%;營業總成本較去年同期增長6.2%;利潤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6.0%;稅后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7.5%;應交稅費較去年同期增長4.7%;成本費用利潤率較去年同期減少0.1個百分點。 營業總收入、利潤總額年內首次實現月度同比增長,1-6月主要經濟…… |
16省份上半年經濟實現正增長 西部地區、長三角經濟恢復 | 07-23 |
上半年部分省份GDP增速 目前已有29個省份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地方經濟復蘇的圖譜清晰可見。與一季度相比,各地經濟運行均呈現回升趨勢,16個省份上半年經濟增速實現正增長,這些省份基本集中在中西部地區。此外,占全國經濟總量近四分之一的長三角地區復蘇步伐也較快,蘇浙皖三地上半年經濟增速均已由負轉正。 半數省…… |
28省份上半年GDP出爐:西藏、新疆增速領跑 | 07-23 |
7月22日,又有兩個省份的1-6月經濟數據出爐。 據遼寧省統計局官網22日消息,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1132.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3.9%,降幅較一季度收窄3.8個百分點。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2.1%,增速提高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下降4.1%,降幅收窄6.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下降4.6%,降幅收窄1.7個百分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 |
上半年我國工業生產恢復較快 帶動大宗產品進口需求增加 | 07-21 |
記者近日從商務部獲悉: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7.71萬億元,下降3%,進口6.53萬億元,下降3.3%,出口自4月以來連續三個月正增長,進口6月實現正增長。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對外貿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商務部會同各部門及時推動出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并狠抓落實,在完善出口退稅、增加外貿信貸投放、加大出口信用…… |
西部新機遇,外資搶布局 | 07-21 |
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對加快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加大西部開放力度”受到了廣大外資企業的高度關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型外資企業普遍在中國西部地區有著大…… |
[圖文]減稅降費力度加大 預計今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 | 07-20 |
減負擔 增活力 采訪中,談及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獲得感時,企業負責人紛紛表達這樣一個意思:減稅降費不僅能降低企業負擔,更重要的是能增強企業活力。 減稅降費政策有力度,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激發活力。深化增值稅改革作為去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重頭戲”,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內生動力。去年制造業及其相關環節增值稅減稅5928億元,減稅幅度為24.1%;小微企業減…… |
中國能源生產消費明顯回升 | 07-20 |
能源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近日,國家能源局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全國能源生產消費有關情況,介紹國家能源局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工作成效。 從消費方面看,第二季度我國能源消費較第一季度有明顯回升,電力和天然氣消費持續增長,超過去年同期水平,成品油消費逐步回升。 上半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秩序持續恢復,工業、投資、消費等均呈回升態勢,加之居民生活…… |
從半年報看中國經濟強大韌性:深蹲之后加速破疫復蘇 | 07-20 |
“3.2%”,在一季度負增長6.8%之后,中國經濟二季度增速躍升10個百分點,實現由負轉正。 2020年7月中旬,上半年各項經濟數據密集發布,在經歷一季度“深蹲”之后,二季度加速破“疫”復蘇,中國經濟交出一份逆勢上揚的可貴成績單。 翻開中國經濟“半年報”:6月進出口雙雙正增長,財政收入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下降,工業增加值連…… |
中國經濟怎么樣?國家統計局一連釋放十個好消息 | 07-20 |
隨著統籌防疫和發展成效顯著,上半年中國經濟先降后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蘇。 當前中國經濟各領域發展形勢如何?復蘇動力是否充足?國家統計局十位司局長近日密集發文回應,釋放出權威信號。 經濟整體快速回升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表示,二季度,我國GDP為25011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3.2%,一季度為下降6.8%,…… |
6月基建投資增速放緩,全年景氣度為何依舊被看好? | 07-20 |
2020年上半年,我國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清零、小范圍復燃、再次清零,同時,南方地區還面臨暴雨洪澇等災害,經濟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6月,我國狹義基礎設施投資累計80979億元(估),同比下降2.7%,降幅比1—5月份收窄3.6個百分點,單月來看,6月投資24396億元(估),同比增長…… |
[圖文]中國經濟呈穩步復蘇態勢 | 07-18 |
7月16日,江西贛州新能源科技汽車城,國機智駿汽車有限公司員工在檢測即將下線的新能源汽車。劉青攝(中經視覺) 上半年,我國經濟逐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運行呈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蘇態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同時也要看到,一些指標仍在下降,疫情沖…… |
轉正!二季度中國GDP增長3.2% | 07-18 |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意味著這一指標在一季度短暫滑入負增長區間后迅速轉正。此前,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