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我國各領域“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國風能發展“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根據國家正式公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年底,風能“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各項主要目標圓滿完成,同時發展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產業步入新的協調發展期。
“十二五”期間,我國培養了全球最大規模的風電市場,2015年累計并網裝機達到1.29億千瓦,實現了規劃中提出的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億千瓦的發展目標。而超出的0.29億千瓦裝機,基本全部安排在了華東、華中和華南等并網消納情況良好的地區,從而保證了產業布局的優化調整。這一點,從各省區的規劃裝機與實際完成裝機的對比中可以看得更為清楚,主要分為三種情況:一是風能資源較好并能基本保障并網消納的地區,諸如內蒙古、遼寧、山西、河北等各省區的實際裝機量與規劃目標基本一致;二是在棄風問題較為嚴重的“三北”地區,一些省份在“十二五”結束時的累計裝機要少于當年規劃的目標;三是貴州、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廣東、福建等消納情況較好的省區,各自的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都略高于五年前的“規劃”水平。而這樣的調整效果可以說也早在計劃之中,在近幾年的歷次項目核準計劃中,華東、華中、華南等地區的風電項目占比逐步提高,到第五批年度核準計劃時已占到65%。產業布局的調整和重心轉移,有力帶動了低風速機組技術的快速進步,與之相關的復雜地形微觀選址等技術也得到重視和發展,分散式開發商業模式、精細化管理方式都與之相伴而生并正逐步走上前臺。
風能“十二五”的勝利收官為下一個五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盡管產業發展中還不斷涌現出新的問題和挑戰,但產業已經有足夠的信心和經驗向更高遠的目標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