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深圳市生態產品價值(GEP)核算統計報表制度(2019年度)》經統計部門批準后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份正式批準實施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統計制度。
據悉,該報表共有48張表單,200余項數據,涉及14個數據采集部門。GEP統計報表制度的實施,規范了核算數據來源、調查頻率及報送要求,確保了核算數據的穩定性和準確性,為我市GEP常態化核算提供了制度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指出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要求“科學評估生態產品價值”“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實施GEP核算制度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的基礎工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創新實踐。
自2018年起,市生態環境局組織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市環境科學院等機構開展我市GEP核算研究。兩年來,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了2010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GEP試算。在此基礎上構建了適用于高度城市化地區的GEP核算體系,核算體系設置物質產品服務、調節服務、文化服務3個一級指標,以及洪水調蓄、水源涵養、交通噪聲消減、海岸帶防護、氣候調節等14個二級指標,對深圳市陸域GEP進行核算。目前該核算體系已作為城市實踐案例納入相關在研的國家標準,并已與聯合國統計署相關核算標準接軌。
據了解,我市早在2008年上線了首個城市GEP自動化計算平臺,可實現200余項統計數據在線填報,十余種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結果一鍵得出。統計報表制度實施后,可與自動化核算平臺配套使用,實現了我市GEP核算的規范化、智能化和可視化。目前,我市已建立了以GEP核算技術規范、核算統計報表制度和核算自動化平臺為體系的城市GEP核算制度框架,將正式開展2019年全市及各區陸域GEP核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