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政府網3月11日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1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應對疫情影響,穩外貿穩外資的新舉措。會議明確,要抓緊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使更多領域的外商投資能夠享受稅收等有關優惠政策。同時,對近期出臺的減稅減費等助企紓困政策,要確保內外資企業同等享受。
同日,國家發改委方面透露,將會同相關部門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聚焦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發揮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潛力,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
此次國常會指出,必須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多措并舉穩外貿穩外資。具體舉措還包括:一是對除“兩高一資”外所有未足額退稅的出口產品及時足額退稅。二是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外貿信貸投放,落實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可協商再延期。三是支持商業保險公司開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并降低費率。四是做好籌辦春季廣交會的準備工作,大力促進對外貿易合作。
根據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的《關于應對疫情進一步深化改革做好外資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我國將積極幫扶外資項目和外資企業復工復產,對不同階段項目分類指導、精準幫扶,推動外資企業及產業鏈協同復工,各項援企政策統一適用于外資企業。加強重大外資項目跟蹤儲備,積極做好投資促進工作,符合條件的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重大外資項目按程序將納入工作專班協調范圍。做好重大外資項目協調推進,國家和地方層面分別給予支持,重點省市建立健全地方層面的重大外資項目專班機制。
通知提出,要全面落實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進一步細化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提高外資項目備案便利化程度,全面實行告知性備案、在線辦理。簡化外資項目核準手續,取消五類附件材料,推行不見面辦理及疫情期間容缺受理。優化鼓勵類外資項目進口設備免稅確認流程,取消省級以下轉報環節,多種方式保障疫情期間加快辦理。保護外資項目合法權益,嚴格落實外商投資法關于內外資平等、不得強制轉讓技術、保護商業秘密等規定。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擴散蔓延,各國相繼出臺了一些限制措施。在3月11日外交部例行發布會上,針對有媒體提出的“中方是否擔心相關產業鏈供應鏈會離開中國、是否擔心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會出現斷裂”等問題,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稱,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有限的,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支持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沒有改變,國際社會依然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同時,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制造業體系,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占據重要地位。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抗壓韌性,目前并沒有出現產業鏈供應鏈因疫情影響從中國向外部大規模轉移的現象。
耿爽表示,隨著近期中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重點行業、龍頭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的社會生產和經濟運行正在逐步恢復正常。而中國及時復工復產、經濟運行恢復正常,也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安全提供了支撐與保障。
此次國常會也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在分區分級實施精準防控的同時,有序推動全產業鏈加快復工復產,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以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增強協同復工復產動能。同時,要加大國際協調合作,通過增加國際貨運航班等措施,維護國際供應鏈暢通。
會議強調,在落實好近期已出臺各項政策、努力減輕疫情影響的同時,要抓緊研究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舉措,更有效激發市場活力,擴內需,增動力。要通過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互聯網+”、雙創等,為創業就業、靈活就業提供更多機會,穩定就業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