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0日,《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系列成果發布之“首都藍天行動”專場在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作為專項行動計劃的牽頭組織單位,北京市科委會同專項項目承擔單位發布了專項系列成果,并回答了媒體提問。
去年4月14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實施《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積極加快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和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為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和服務民生重大需求提供科技支撐,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格局。
據介紹,“首都藍天行動”專項是行動計劃確定的12個重大專項之一,是市政府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及《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在科技支撐方面的重要舉措。該專項部署了四項重點任務,即:大氣污染成因與預警預報研究、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推廣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重點污染源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到2017年,建立動態高分辨率的污染源排放清單,提高重污染天氣的預測預警準確率,推廣應用20萬輛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生物燃氣形成約2億立方米生產能力,全市工業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比2012年累計減少50%左右,燃氣工業鍋爐氮氧化物排放大幅降低,促進環保產業快速發展。
專項實施已有一年,市科委立項支持了70余個項目(課題),以應用為導向,重點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核心產品研制、成果示范和推廣應用,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為本市改善空氣質量提供科技支撐。一是在頂層規劃設計上,發布了本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科研工作方案;二是研究大氣污染現狀、成因及預警預報技術,開發源解析分析儀器及排放監測設備,為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決策提供依據;三是制定完整的政策體系,推進私人購買新能源小客車,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四是針對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粉塵顆粒物、餐飲油煙等污染物減排,開發形成了低溫脫硝催化劑、噴淋式煙氣余熱回收設備、炭吸附油氣回收系統等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推動重點污染源防治,并積極推動農村地區壓減燃煤、燃煤替代工作;五是積極推動了京津冀區域科技合作,通過成熟技術產品征集發布,聯合組織申報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推動區域大氣污染的聯防聯控。
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同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北京源深節能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海灣環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個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承擔單位就本單位的技術成果及相關實施案例情況做了詳細介紹。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光連介紹,2015年啟動了“首都藍天行動科技示范工程后補助項目”招標工作,擬在京津冀范圍內,評選一批技術先進、實施效果好、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科技成果應用示范工程,作為首都藍天行動的典型案例,財政科技經費給予后補助支持。
此外,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科技部門聯合推動的“京津冀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已于4月11日成立,該聯盟整合了京津冀鋼鐵生產企業、節能減排機構、高校院所及金融機構等70余家單位,集成技術、金融和市場用戶資源,搭建“政產學研用”產業融合發展平臺,促進科技成果在京津冀區域的快速產出、轉移、落地轉化,打造一條京津冀鋼鐵行業的生態價值鏈。目前,在聯盟搭建的綠色金融服務平臺上,已達成京津冀節能減排融資額度300億左右。市科委有關負責人指出,下一步,由金融機構(銀行、投資機構等)提供節能減排工程融資支持,市科委將組織聯盟骨干企業與河北、天津重點區域進行對接,對區域內重點鋼鐵生產企業整體打包進行節能減排診斷,提出產業轉型升級工作建議,以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環境管理方式,實施一攬子節能減排改造工程和產品升級工程,并協助地方政府建立減排工程在線監測系統,建立起綠色金融支持、第三方運營、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全新重點污染源減排工作模式。前期以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工作作為試點進行推進,待模式成熟后逐步擴展到建材、石化、電力等其他重點工業污染行業,為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京津冀區域空氣質量改善做好科技支撐。
附件:首都藍天行動專項發布技術成果清單
序號發布技術成果項目介紹單位
1北京市大氣污染現狀、成因分析及空氣質量預報技術體系研究和應用示范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2噴淋式燃氣鍋爐煙氣凈化余熱回收利用一體化技術與示范 北京源深節能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3農村地區車載小型集成式撬裝CNG減壓供氣站開發與示范建設 北京燃氣集團北京燃氣綠源達清潔燃料有限公司
4用于農村燃煤替代的熱泵采暖技術開發與示范 同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
5基于物聯網的節能型LED智能照明控制系統 北京澄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6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7鍋爐低NOx燃燒控制與優化運行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大型火電廠應用示范 北京華電天仁電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
8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技術裝備研發與示范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9重點污染源VOC處理技術與裝備開發及應用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10油品流通環節油氣回收成套技術和裝備開發及示范 海灣環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