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無人卻不關燈,空調采暖房間開窗、開門……在昨日舉行的建設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暨中法湖北省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融資機制國際研討會上,湖北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公布了湖北省首次建筑能源審計結果,顯示部分政府機關辦公樓能源浪費大,節能空間很大。
能源審計值得提倡,遺憾的是,審計結果卻用了一些模糊的字眼,“部分政府機關”是哪些政府機關,百姓不得而知,這樣的結果,既不利于褒獎節能工作做得好的單位,也不利于批評節能工作做得不好的單位。
2006年國家審計署署長李金華提出要加快審計公開透明的進程。審計結果公開,不遮丑、不護短、拒絕模糊字眼,這應該是審計公開的題中之意,但現在的某些審計,還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個別”、“部分”等字眼常見于審計報告之中,這樣的做法的初衷或許并非為了遮掩什么,而僅僅只是一種慣例,但這種慣例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審計的效用。
審計具有權威性,如果審計結果遮遮掩掩,被審計的單位誰還會拿審計當一回事?筆者登錄湖北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的網站、湖北省政府網站、湖北審計廳網站,均沒有發現有能源審計報告上網。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03年6月25日,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作《關于2002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當日,該報告全文在互聯網上公布。一大批中央部委被公開曝光,其中,財政部被點名9次之多。
由此看來,湖北省的能源審計工作存在著諸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審計點名應該成為常態,成為一種慣例,不點名的審計報告“名不副實”,消解了審計的威力;其次,能源審計報告應該同步上網,滿足百姓的知情權;最后,被審計的單位也應該客觀對待審計報告,既然自己單位存在著諸多不足,被點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知恥而后勇才能進步,如果總是想方設法遮丑,那就是在逃避問題。總之,筆者希望能源審計切實做到一針見血、坦蕩透明,而不是“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