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國家各部門發布的重要節能環保政策共有10余條,其中環保部發布5條,發改委或以發改委聯合其他部門發布4條,住建部發布2條,工信部發布1條。
環保部發布的重要節能環保政策有5條,具體如下:
1.《關于環境保護部委托編制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和驗收監測報告有關事項的通知》
《通知》指出,自2016年3月1日起,不再要求建設單位提交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或驗收監測報告,改由環境保護部委托相關專業機構進行驗收調查或驗收監測,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2.《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指南 總則》(征求意見稿)
意見稿規定了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方案制定、監測開展、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信息記錄和報告等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3.《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總體方案》
《方案》要求全面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決策、監管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其中指出,大數據建設既要有階段性,也要有重點突破,并將先在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測、環境應急、環境信息服務等方面實現突破。
4.《關于開展“十三五”環保投資項目儲備庫建設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圍繞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建立完善各級環保項目庫,提高項目儲備能力;建立項目動態調整機制;提前做好項目可行性研究、評審、招投標、政府采購等前期準備工作,確保資金到位后,項目能夠及時開工建設,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5.《“十三五”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設置方案》
《方案》主要依據代表性、連續性、多功能性、覆蓋范圍斷面位置具體要求、國界斷面、省(市、縣)界斷面等八項原則設置斷面(點位)設置。
發改委或發改委聯合其他部門發布的重要節能環保政策有4條,具體如下:
1.《關于促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由發改委等10部門聯合制定。意見提出,到2020年,綠色消費理念成為社會共識,長效機制基本建立,奢侈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綠色產品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基本形成。
2.《關于加強長江經濟帶造林綠化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由發改委、林業局聯合發布。意見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各類防護林為主體、農田林網及綠色通道為網絡、城鎮鄉村綠屏為節點的生態防護體系。
3.《長江經濟帶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方案》
《方案》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聯合印發。節能環保領域、新能源領域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都名列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中。方案要求,重點發展高效節能、資源循環利用、先進環保裝備,加大先進節能技術創新和示范,加強節能標準宣貫與實施。
4.《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
《管理辦法》要求在確保供電安全的前提下,全額收購規劃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涉及可再生能源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地熱能發電、海洋能發電等非水可再生能源。
住建部發布的重要節能環保政策有2條,具體如下:
1.《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暫行規定》
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是建設海綿城市的重要依據,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定》)要求各地抓緊編制海綿城市專項規劃,于2016年10月底前完成設市城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草案。
2.《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開展綠色村莊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意見》中指出,到2025年全國大部分村莊要達到綠色村莊基本要求,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工信部發布的重要節能環保政策有1條,具體如下:
《2016年工業節能監察重點工作計劃》
《計劃》指出,2016年將突出抓好重點用能企業、重點用能設備的節能監管等工作,實施四項重大工業節能監察專項任務,包括: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專項監察、階梯電價政策執行情況專項監察、電機配電變壓器能效提升專項監察、燃煤工業鍋爐能效提升專項監察。
另外,3月份國家“兩會”順利召開。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擴大綠色環保標準覆蓋面。支持推廣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力度,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開展全民節能、節水行動,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